杜甫五古《宿花石戍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作于大历四年(769)春,时杜甫在赴衡州途中。花石戍:在今株洲市渌口区龙船镇。【《新唐书-地理志》潭州长沙郡:“有渌口、花石二戍。”《清一统志》卷277长沙府:“花石戍,在湘潭县西。”】
宿花石戍(杜甫)
午辞空灵岑,夕得花石戍。岸疏开辟水,木杂今古树。
地蒸南风盛,春热西日暮。四序本平分,气候何回互?
茫茫天造间,理乱岂恒数?系舟盘藤轮,策杖古樵路。
罢人不在村,野圃泉自注。柴扉虽芜没,农器尚牢固。
山东残逆气,吴楚守王度。谁能扣君门?下令减征赋。
【注释】空灵岑:即前文“空灵岸”。
疏:久。《孟子》:“且王者之不作,未有疏于此时者也。”开辟:指宇宙的开始。《后汉书-应劭传》:“开辟以来,莫或兹酷。”《天池》(杜甫):“鱼龙开辟有,菱芰古今同。”
地蒸:《夔府书怀》(杜甫):“地蒸余破扇,冬暖更纤絺。”《送友人南中访旧知》(唐-喻凫):“地蒸川有毒,天暖树无秋。”
四序:四时。《魏书-律历志上》:“然四序迁流,五行变易。”平分:《九辩》(宋玉):“皇天平分四时兮,窃独悲此廪秋。”
回互:往复,变化。《海赋》(晋-木华):“乖蛮隔夷,回互万里。”李周翰注:“回互,回转也。”《白头吟》(唐-张籍):“人心回互自无穷,眼前好恶那能定。”
天造:天之创始。《易-屯》:“天造草昧”。《小园赋》(北周-庾信):“谅天造兮昧昧,嗟民生兮浑浑。”
理乱:治与乱。《管子-霸言》:“尧舜之人非生而理也;桀纣之人非生而乱也。故理乱在上也。”《经乱离后赠江夏韦太守良宰》(李白):“误逐世间乐,颇穷理乱情。”恒数:定数。《赠蔡道慕诏》(梁-萧衍):“言念伤悼,特兼常怀;追荣加等,抑有恒数。”
盘藤轮:藤盘如轮。《赠王二十四侍御契》(杜甫):“长歌敲柳瘿,小睡凭藤轮。”
罢人:疲困的人。《酬裴员外以诗代书》(唐-高适):“罢人纷争讼,赋税如山崖。”《息游惰策》(唐-白居易):“商贾大族乘时射利者,日以富豪;田垅罢人望岁勤力者,日以贫困。”
芜没:掩没于荒草间;湮灭。《岁暮愍衰草》(梁-沈约):“园庭渐芜没,霜露日沾衣。”《过四皓墓》(李白):“荒凉千古迹,芜没四坟连。”
王度:王法。《南齐书-谢超宗传》:“何以纠正邦违,式明王度?”《薛中丞》(唐-白居易):“皇明烛如日,再使秉王度。”
【大意】中午辞别空灵滩,晚上到了花石戍。江岸久远自从开天辟地就有水,树木杂乱既有古木也有新树。南风强烈地气蒸腾,春天傍晚还感觉闷热。宋玉不是说“皇天平分四时”吗?这儿气候为啥反复?混混茫茫的天地之间,治与乱难道没定数?系舟在如盘的藤轮之上,杖策在古代的樵人之路。疲困的村人不在村里,野外的园圃泉水自注。柴门虽已掩没荒草之间,农具尚且牢固。山东还残留逆反之气,吴楚之地遵守法度。谁能叩开皇上宫门,让皇上下令减少税赋?
【诗意串述】这首诗前10句由戍前景物气候引发感慨。中午辞别空灵滩,傍晚到达花石戍。(时地。)岸水自开天辟地就有,林中古木杂新树。(万古之景。)南风强烈地气蒸腾,春天傍晚不冷反热。(气候反常。)古人不是说四时平分吗?这儿气候为啥“回互”?难道自从天地始创,治乱就像气候一样没定数?(从气候转到治乱。)后10句由登岸所见引发感慨。系舟盘藤后,杖策古樵路。村人皆不在,园圃泉自注。柴门已荒芜,农具尚牢固。(村人逃亡不久。)山东安史余孽还有逆反之气,吴楚之地最近并没战乱。(村人逃亡非因战乱,而是赋税。)谁能敲开皇上宫门?让他下令减少百姓税赋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